膀胱癌︱中大醫學院:膀胱腫瘤新切除手術減4成復發風險 研究顯示不同醫院均有能力採用

社會

撰文: 陳展棋

發布時間: 2024/06/12 18:10

最後更新: 2024/06/13 09:02

分享:

分享:

中大醫學院發現,新膀胱癌腫瘤手術有助減少復發機會。(中大圖片)

中大醫學院進行了一項隨機臨床研究,於公立醫院350名膀胱癌病人,一比一分別進行傳統及新腫瘤切除術。中心發現,新腫瘤切除術較接受傳統手術復發風險低4成,可作為三厘米或以下腫瘤的一線手術治療。研究結果已於國際權威期刊《歐洲泌尿外科》發表。

最新影片推介

中大表示,傳統手術「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」(TURBT),需利用膀胱內視鏡經尿道進入膀胱,再將膀胱內壁的腫瘤和附近組織「切片式」切割,然而殘留的癌細胞有機會在膀胱內浮游,重新在膀胱壁植入生長,引致癌症復發。切割後的腫瘤組織也過於零碎,難以評估腫瘤切緣,能否完全切除腫瘤取決於外科醫生的經驗。

不過「經尿道膀胱腫瘤整塊切除術」(ERBT)新技術,能夠將膀胱腫瘤整塊切除,毋須將腫瘤切割,減低癌組織重新植入膀胱壁生長的風險,並能通過顯微鏡細胞檢查對腫瘤切緣進行更精確的組織學評估。以往的文獻顯示,經ERBT將腫瘤完整切割的比率達到94%至99%。

中大醫學院早前安排全港13間醫院共350名膀胱癌病人,以一比一的比例被隨機安排接受ERBT或TURBT。他們的腫瘤大小均為三厘米或以下。經統計學分析,ERBT組手術後一年的癌症復發率為29%,顯著低於TURBT組的38%。此外,接受TURBT的病人中有2.6%一年後病情惡化,由非肌肉入侵性膀胱癌變成肌肉入侵性膀胱癌,但ERBT組則沒有任何病人惡化。

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何子樑泌尿科教授吳志輝表示,是次研究的重點之一是有多間醫院參與其中,反映不同醫院或醫療中心的醫療人員均有能力進行ERBT。透過適當的手術訓練及教育,相信ERBT可以被廣泛應用,並將這次研究結果轉化為對膀胱癌病人更有臨床效益的治療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